作者:希瑟‧古登
譯者:
陳宗琛
出版:春天出版


原本活潑可愛的凱莉在四歲的某一天突然開始選擇沉默,父親對於她的不語非常憤怒,常常用不耐和憤怒的態度來對待,讓凱莉心生畏懼。某天,小凱莉被自己的父親強行帶入茂鬱的森林中,驚慌害怕的凱莉,想要掙脫父親的束縛逃出森林。與父親在森林中躲藏追逐之際,她看到了好朋友佩翠拉竟奄奄一息的倒在林裡,驚慌的凱莉該怎麼才能躲避危險逃離森林,而逃出森林之後,無法言語的她是否能夠重新開口拯救自己最好的朋友?


這個故事的寫作手法,對我來說是相當特別的部分,因為故事係藉由不同的角色各自為第一人稱分別敘述還原故事真相,每一章節出場的都是不同的人物,當然這樣的敘述方法在別的故事也常出現,但【被囚禁的音符】中的小主角是無法言語的凱莉,在凱莉的段落中作者也以第三人稱描述或是內心的喃喃自語來描寫,跟其他角色的段落很明顯的不同。一開始看這本書每次看到凱莉的章節,就會覺得特別突出,有點不適應的感覺,但是後來就很可以接受,也發現了作者的細心。因為凱莉無法言語,她當然沒有所謂的台詞或是外放的情緒,所以她出場的段落和其他角色帶來的感覺特別的不一樣,這事讓我覺得很棒的地方。


故事第一章出場的是一位傷心焦慮的母親-安東妮亞。一開始對於安東妮亞的眼淚,我是帶著很多同情的,但隨著故事情節一直走下去,挖出了過去的回憶以及揭開導致凱莉失語的原因,我對這位母親的觀感由同情轉為憤怒。

 

原本活潑可愛的凱莉,在四歲的那一年開始沉默,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就連最親近的母親安東妮亞也沒有進一步去探究小凱莉不說話的原因,她用妻子完美的眼睛看著自己的婚姻和兩個小孩,不願意看見事實,以致於容許自己漠視出現在家人之間的裂縫、漠視冗罩在孩子眼底的黑暗。

 

許多社會案件的發生,都是因為人們的漠視,才造成難以挽回的結果。漠視自己身外的世界,是一種碰巧或是一念之間,無法苛責別人;但是為了保護自己乍看之下的美好生活而漠視家人身邊顯而易見的傷害,就是一種懦弱的行為。在我心裡認為安東尼亞是讓凱莉和班恩受傷的兇手,就算她用許多理由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就算事後有多少後悔,也無法減少我對這個角色的指責。所以一看完這本書,我的腦袋沒有辦法思考其他,只充滿了對於安東妮亞的不滿和指責,有一點入戲太深的症狀,無法冷靜。

 

雖然故事以不同的角色分別闡述而成,但主要的故事線只有分為森裡中和森林之外兩條線並行。森林中追逐躲藏的凱莉和父親葛里夫,森林之外珮翠拉的父母、凱莉的母親安東妮亞、凱莉哥哥班恩和警長路易斯等搜索失蹤孩子們的下落、四處尋找他們可能所在之處和不停分析推敲事件的真相。不同角色交錯進行推疊緊張的情緒。作者也在過程中多留伏筆,引導讀者思考各種可能性,增加閱讀時的緊張和推理的趣味。而且從開始到結束也不過就是短短24小時的故事,看似簡單明確,沒有什麼其他枝節,應該可以算是情節緊湊、內容好讀。但我還是覺得有一點點點美中不足的部分,這一點點點美中不足有一點點點降低了閱讀過程得過癮感。因為在主要的故事線之外,作者很盡心盡力的將每一位角色的過去、他們的情感揪葛以及心路歷程細細描寫。就因為道盡了每一位角色的回憶和過去而使整個故事除了主線之外還多了很多小分支,馬上變得複雜起來,讓我看得很吃力。我想這也許是作者的特意用心,因為人本來就是由無數的過去所累積而成的生物,現在的一個決定一個情緒,通常是時間的養成,才造就出現在的我們。但是太多過去的包袱,也會成為一種負擔,造成故事太過冗長,想要關注的謎底遲遲不出現,閱讀的時候心裡可真是著急的不得了啊。不過可能是我太著急,這也許對一些喜歡被吊胃口的讀者來說算是一種閱讀過程的享受吧!


最後,感謝春天給予試讀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ttymif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